第十一章 大比(三)

 热门推荐:
    第二日,朝阳未起雄鸡未啼时,便有不少弟子带着厚厚的长文与米浆到了文比结界处,飞到自己选题所在区域。

    这个区域不是一开始就有的,只是经过几次大比后弟子们发现散乱贴文有些麻烦,遂分作民生,术法,论道三区。后来又各自精细划分,如民生分作造器、司农、普文等方面,术法则分八正、百小、杂家等科,论道也按照所修道系分作了道系、佛系、奉神、求信以及其他修行途径划分小区。

    会如此之早便来的大多是民生司农区的弟子,农事贪时,因而司农区的以及其他信奉人本之道的弟子一般是最早起的。通常宗门都是只悟一道的,但承法门祖师崔轻水思想根源来自于异界百家,又将其融合统筹,因而脱胎出了一些如人本之类的道脉,也有分宗出去的,但都会奉承法门为上宗。

    无为之道的包容性是出了名了,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像崔轻水那样了清关节,理会如有所为而有所不为的道理,所以像人本这样粗看与无为有极大冲突的派系便分割了出来。因为民生区的存在,不少胜水内国朝的官员都不远千里前来参观,回去以后便广立生祠,大大壮大了承法门求信一系的弟子数量。

    这些司农弟子们互相打了个招呼,贴好了文章,就相约着一同去吃个早饭,然后便回去侍弄各自田中的作物。因为云松听崔轻水抱怨过有弟子因有事耽搁,不能好好参与文比,所以安排了人手等到文比结束后摘下各弟子文章与留白,将文章与他人感悟刻印成册,所以这些弟子们并不担心会无法观摩到他人感悟。

    其实这一点崔轻水也有想到,所以一开始的承法门文比是不限时间的。但司农弟子一到农忙便是十天半个月都难有空时,还因作物种类不同农忙时刻也有所区别,加上其他弟子也会出现有急事要离门许久的情况,总不能因此而开放如此之久的文比吧?

    因此文比又变成了武比过后第二日起,五日后不可在贴新文章,且文章贴上去后,于下次大比前夕再收回,因为结界存在也不用担心会损坏。可是修士修炼是时常会潜修闭关的,没法选择开始与结束的时间,因此还是会有人错过观看他人文章,崔轻水便因此烦恼,云松便很懂的派人刻印大比文章,按小区分册,从此后承法文比便变成了武比后第二日起,五日后收回文章结束。

    再后来有人听到昌国负责出书了,便央求云松公开售卖,征得了所有承法弟子同意后,某某界文比录便成了凡俗界大热的书籍,广销八洲两境。承法门名声大盛,却是其他宗门能否效仿承法门的路子,一来他们没有如此之多的支脉,二来也没有承法门这种将道术法纲公开的气度,因此再难出现一个如此兴盛的宗门。

    等到天蒙蒙亮时,场上的人便多了许多,比起武比要热闹不少,时不时可以看见一名修士风尘仆仆的赶来,参加这场修行阶的盛事。辰时早朝过后,昌国的官员们最先抵达现场,生涩的踩着剑,晃晃悠悠的飞起来直奔民生区域。

    这个时候差不过整个文比的气氛便被炒起来了,人们大多相邀的流连在一块块石板当中,遇到感兴趣的便抽出身上法笔,在下面的留白处点评几句。若是碰到孤身一人又拿着本子又记又画的,基本上都是各国官员,以昌国最多,往返在司农造器两区,普文却冷清不少。

    石板的排列是呈弧形的,但除却最顶端的二十四块石板外,剩余石板相互之间并没有高低之分。顶上的石板也未分区,文比进行四日后,择取部分最为出彩的作品,置于顶上石板处,便算是文比的排名了。

    午间饭点过后,崔轻水才姗姗抵达结界,拿着一篇告示贴在最顶端的石板上。

    因为时间太久,对于前世的记忆崔轻水能回想起的所剩无多,偶尔会在不经意间想起某件不大不小的琐事,若是没用笔及时记下,不一会儿又忘的干干净净了。

    就在不久前,崔轻水又突发奇想——将文比结界永久开放,且不仅是承法弟子,所有人都可以把文章发布于此。因为文比将至,崔轻水便延缓至今日才发布此事,也借着这段时间又练了些小物件。

    告示的顶端简洁明了的写了文比结界开放的事宜,下面又写着一个类似于探天镜的基础法器炼制方式。这个法器的外形也是如同镜子一般,能够变幻大小,镜子的作用只有一个注入些许灵力便能浏览石板上的文章,哪怕是初入仙途的练气修士也能够启动。

    这是崔轻水仿照某个记不得名字的网站所做的,至于到最后结果会如何,只能说顺其自然了。只是若开放,那文比岂不是没有意义了?倒也不然,顶上的二十三石板依旧只有文比获胜的选手可以张贴自己的文章,后面文比对象的范畴应该会渐渐扩大到整个凡俗界,可能会更加兴盛也说不定。

    不少人看过顶上文章后,面露喜色。受承法门的影响,很多修士不太敝帚自珍,愿意公开自己的感悟,可是却找不到地方发布。尤其是那些修习了人本之道而未加入承法门的野修,最需要与人互通有无,可承法门能容纳的弟子不多,修行之法却广为流传,这才出现了许多无师无派的野修。

    以前只能等待十年一次的承法文比开启,这才能去观摩他人作品,偶有碰到术法道途相似的,评价一二,但能得到的启发都是有限的。如今能够贴上自身感悟,获得针对性薄弱之处的犀利点评,自然欣喜不已。

    询问过崔轻水后,许多人当场找人借来纸笔,写下苦修多年感悟,贴在对应区域石板上,笑语盈盈的等待着观看评论。还有一个颇有天赋者,当场练出了被他取名文比镜的小镜,还想办法添加了能够直接通过法器在石板上铭刻文章的方式。

    这个方式经过商讨后,一群人觉得颇为可行,便交给崔坤验证,经过试验以后,不到半天时间文比镜便改进了一次。那位改良了文比镜的修士也在同日收到邀请,于昌国内任职,专门负责普文与利民法器方面的工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