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九十七章

 热门推荐:
    雪瑶听过冯锦的话之后有些微怔,旋即跪地摇头道“母后,我不走。”

    “雪瑶,当年让你嫁进宫来,本以为是保你一生荣华的好事。可我也没想到,一转眼竟然会是这般光景,我不能让你重走我那时的路。”冯锦伸手扶起地上的人,柔声劝说,眼神却异常坚定。

    “母后当年的路怎么了?儿臣就要像您一样,撑起这宫里的半边天。眼下的日子大家都难过,皇上又刚走,雪瑶若是在这个节骨眼儿上离开了,便是没良心。”雪瑶一边摇着头,一边抬手抹眼泪。

    冯锦向卿砚使了个眼色,卿砚连忙上前帮着道“皇后娘娘,太后说得对,您还年轻,该有大好的前程。您如今是觉着自个儿的心死了,可谁也说不准以后会发生什么事儿、遇上什么人。太后娘娘是心疼您,不愿让您步她的后尘啊。自古鳏夫寡妇最难做,更何况是这深宫里的寡妇呢。”

    “雪瑶,你要是不走,我就白回来了。”冯锦将手放在雪瑶的手背上,轻轻地抚摩着她,晓之以理,动之以情,“后宫里旁的那几位尚有儿女在身边,你却是孤零零的一个人。宏儿到底不是你生的,你若是还那我当母亲、当姑姑,那就听我一句。这皇帝的嫡母,比寡妇还要难做。”

    见雪瑶的目光还是躲躲闪闪,不肯听她们的劝似的。冯锦便干脆叫人将皇后带回太和宫歇息,又请冯熙今日出宫之后去一趟薛府,叫薛子轲想办法用药将女儿带出去。

    “雪瑶才十七八岁,以后的日子要多长有多长。这回她要恨我的话,那便恨我,总好过一时冲动不听劝,在这高墙大院中消耗了余下的一辈子。”

    众人都告辞了之后,拓跋子推仍站在原地望着她,目光深邃。

    许久之后,终还是没忍住,问出了口“锦儿,那你余下的一辈子,当真就心甘情愿再回到这座金丝的牢笼里来吗?”

    冯锦没有答话,只是背过身子去,默然垂泪。

    等拓跋子推转身要走时,她才回过头来“我已然是这样了,不想让小辈再走我的老路。锦儿这一辈子,能遇见你是不幸中的万幸。雪瑶她也应该有遇上自个儿的幸运的权利,就当我是为那年不管不顾硬让她入宫而赔礼道歉吧。”

    那天拓跋子推迈出栖凤宫的门槛,满脑子都是这些年与冯锦在一起的点点滴滴。

    原来,她一直都属于这个国家,属于这座皇宫,属于所有她觉得曾经对不起过的人,唯独不会完完全全属于自己。

    “没关系,锦儿。你不属于我,可我永远都是属于你的。”

    皓月当空,如银盘一般高悬在万里无云的碧空里。带着一丝寒意的月光把栖凤宫中央的那方鱼池照得闪闪发亮,连上头落着的积雪都散发着细碎如星的光芒。

    她打定了主意要再做那匡扶江山的英雄,他便再站到她身后去,做她一个人的英雄。

    寝殿中,冯锦却已经顾不上伤春悲秋了。

    拓跋宏被乳娘抱下去歇息,哲海从太华宫赶过来,将如今朝中的情形一一拿出来与冯锦叙说。

    “太后娘娘,大行皇帝之前一直都遵照您离宫时的吩咐,厉行节俭,轻徭薄赋。可自从他病重以后,朝中世家大族又钻了空子,卷土重来。”哲海想冷静地与她分析,却还是禁不住叹了口气。

    “人民叫苦不迭,咱们减下来的赋税,半分都没让民众们落着好处。朝政本不是奴才们该妄议的,但奴才瞧过了平城那些好不容易才有了吃喝的百姓,如今又要落在那些世家手中,实在是怕太后娘娘多年的心血付诸东流啊。”

    冯锦听着他的描述,心一点点地揪了起来。

    当年她与拓跋子推费尽心思,在平城推行了均田制。平城百姓头一年打下粮食之后,在正阳门外集结跪地给她送花馍的景象,她直到如今还记得清清楚楚。

    可这会儿有人趁着朝中宫中无人照管的时候,竟又动了剥削百姓的心思,无论是什么世家大族还是名门老臣,做出这种事情来,她冯锦头一个不答应。

    “传国玉玺何在?”冯锦的头脑还算清醒,知道自个儿这会儿还是名不正言不顺,当年放的权,还须快些抓回手里来,才能站在朝堂上再次发号施令。

    哲海微微俯身“玉玺还在太华宫的书房里,可太后娘娘要拿到玉玺并不容易。”

    冯锦抬起眼来,稍有些惊讶“怎么,皇帝才刚走,就又有人想架空哀家,把持朝政了?”

    “回娘娘的话,兵部的李奕大人是主张娘娘出山听政的,可以御史中尉邢峦为首的一众文臣皆不同意,每日都在太华殿外守着呢。”哲海想了想,还是将没说完的后半句吞进了肚子里。

    但冯锦一眼就瞧得出他的纠结,忙道“为什么不同意,你但说无妨。”

    哲海斟酌了许久“邢峦大人明面上是说太后娘娘这么多年都休养在宫中,怕您的身子吃不消。可背地里,他们暗中拉帮结派,想另立摄政王为帝。”

    冯锦听后一怔,旋即笑了起来。

    “说这话的人虽不一样了,可巧的是,这些话与当年我和弘儿孤儿寡母无依无靠的时候,还真是如出一辙。他们以为拥戴子推,就能被当成忠臣忠臣对待吗?都是些打着为大魏好,却唯恐这天下不乱的小人罢了,就算子推真的登基了,也不会重用这样的人。”

    “倒也难怪,太子殿下年幼,太后娘娘在他们眼中又是体弱多病的。”卿砚在一旁给冯锦续茶,想了许久才道,“不如娘娘明儿一早再请摄政王进宫来一趟,一块儿去太华宫,亲自与那些不同意您临朝的大臣对质,与他们讲讲道理。”

    冯锦微微颔首,不置可否。

    等到手中的茶喝下去大半了,她又向哲海道“你也累了许多天了,下去歇着吧,往后哀家要用你的地方多着呢。”

    哲海恭恭敬敬称是,低头退了出去。

    冯锦这才抬头对上卿砚的目光“当年我不知子推为人,自然据理力争,保弘儿皇位。如今你说若是依了那些大臣,将皇位让于子推,会不会比幼主登基更加稳妥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