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零八章 猫的失踪(上)(1 / 3)

地煞七十二变 祭酒 3246 字 2天前

在沿海地界常有一种“死人船”的传说。

即海船靠岸,船上却无一活人,只有满舱死尸,带着海中厉鬼上岸索命。

实则,航海本就是危险重重之事,海盗、迷航、疾病,样样都能教人阖船死尽,最后留得一船尸体随着海流漂泊归岸。如此“死人船”,载着厉鬼还算小事,就怕尸体上带着瘟疫,若不慎传染开来,在岸上掀起大疫,定使当地十室九空,所以向为沿海人家所忌。

而民间又惯于将难以抵御的灾害与恶鬼请上神坛,供以香火,赠于“王爷”、“都天”之类尊号以求安抚,于是又催生出“送王船”之类的祈福禳灾仪式。

闲话不提。

夜游神白日行空,向整个钱塘的有心人昭告了麻衣城隍的归来。

翌日。

城隍府请了鼓吹、点了人马浩浩荡荡往迎潮坊而去,各方眼线明里跟着、暗里缀着尾随其后,偌大动静又招来了更多的闲人看客凑热闹,再加之码头上的水手、脚夫、乞丐、小贩……顿将本就繁忙的海港码头挤了个满满当当。

刚开始。

人们不明所以,交头接耳。

“可是有大和尚出来遛鸟?”

“又捞着死孩子走亲啦?”

没人回答也无需回答。

不多时。

所有的吵闹与疑惑都化作一句。

“快瞧!”

但见海天处,一艘大船浮波踏浪而来。

钱塘是天南地北海内海外商路的中枢,迎潮坊码头上,每日进进出出,尖头的鸟船,方头的沙船,悬硬帆的大福船,挂三角帆的波斯船,运人参、马匹的新罗船,载香料、檀木的昆仑船……钱塘人是见惯了千帆云集,照理说什么船在他们眼里都没了稀奇。

偏偏这船却吸引了一致的目光,惹起了一致的惊呼。

它太快了。

船底几乎贴着水面滑行,时而短暂腾空而起,打水漂也似飞掠而来。第一眼,尚是海天一线上小小黑点,第二眼,已能瞧着它吃饱了风力的船帆,看见它披在船舷上的渔网挂满了……渔获?

人群里有好眼力的搭手眉前极力远眺。

可渐渐,一下努了眼,变了脸,张嘴要惊呼,可瞧见周围密密麻麻的人群,又急急闭嘴,只悄悄往外挪步。

而随着大船渐近。

更多的人搭眉,更多的人变色,更多的人挪步。

终于。

“死人!”

人群里尖叫乍起。

“网上挂的全是死人!”

“是死人船!”

短暂的寂静后,是如大潮般迅速汹涌的轰然。后知后觉的人们终于想到逃跑,可先前挤得多热闹,现在想转身就有多艰难,便是挣扎着转过身来,在眼前却是一张张同样惊惶的面孔。

当恐慌开始蔓延,当人群开始推搡,眼看一场踩踏事故不可避免。

忽然。

轰隆隆~一阵大风平地而起,蛮横地碾过港口,硬生生将决堤的人潮摁倒在了原地。

有个目力好的汉子,半途瞧见了大船蹊跷,他比旁人聪明些,晓得人群拥堵,若往后挤,短时间脱不出身,便反其道而行之,往前寻出路,眼看离了人群,没待欣喜,那忽如其来的大风顿将他掀翻作了滚地葫芦,天旋地转里,耳边只听得风声、叫声与“咯吱吱”的船板在大风与惯性的角力下发出的哀鸣声。

待到风息声静,他已一路滚到栈桥上,好险没跌进海里。在眼前,一艘船轻缓地驶进泊位,将将好停驻在了栈桥边,溅起的些许水珠带着浓郁的海腥气与刺鼻的腐臭味儿。

汉子怔怔着抬起头来。

在他眼前的,是一张又一张惨白的脸,是一双又一双灰败的眼珠,头发如水草凌乱交缠,把一个又一个死人密密匝匝挂满了渔网,而大